全部服務分類
聯系電話:0778-8212456
網站地址:進入網上辦事大廳
辦公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羅城縣東門鎮(zhèn)朝陽路169號 郵編:546499
辦公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工作日)
English website:Click to visit the English website
---如果你發(fā)現該內容不正確或者不全面,你可以動手改正它, 點擊【我要糾錯】補充要修改的內容。如果發(fā)現95商服網沒有收錄你關心的內容,你可以發(fā)布新內容,通過審核后即可推送給大家。
?【地理位置】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北部,河池市東部。有枝柳鐵路(有牛畢火車站),有融河高速、S507(金秀到羅城)、G357(融水到羅城)、G242(融水到羅城),有武陽江、東小江、劍江(河)等過境,交通便利。轄7個鎮(zhèn)4個鄉(xiāng),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東門鎮(zhèn),行政區(qū)域面積2651平方公里。2023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38.44萬人,其中城鎮(zhèn)戶籍人口12.10萬人。有仫佬族、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1.3‰。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4891公頃,糧食種植面積23811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412公頃,甘蔗種植面積11436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7302公頃。等級公路里程1701千米,其中二級公路261千米。主要旅游景區(qū)(點)有棉花天坑(4A)、石圍古村、大勒洞古寨、于成龍古道、仫佬族博物館、于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成龍湖公園、青明山莊園、劍江風光、才龍瀑布、天門山、睡美人、武陽江風景區(qū)、水上相思林、米椎林度假村和寶壇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qū),其中,棉花天坑為國家級旅游景區(qū)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45.09萬人次,2023年全縣旅游總人數280.36萬人次,旅游總消費28.59億元。全縣星級飯店1家、廣西山水酒店1家:旅行社2家;星級農家樂8家;A級旅游景區(qū)(點)8個,其中AAAA級3個,AAA級2個。重要礦產資源有 煤、 鐵、 錫、銅、鎳、銻、鉛鋅、金、硫、硅、水晶、重晶石,著名地方產品有野生毛葡萄酒、天龍泉酒、烤煙、茶葉、香菇、黑木耳、牛肉條、干切粉、金玉柚、紅香蒜、珍珠糯玉米頭、九千萬、九萬山、納翁、野芭蕉、桂景山泉水等。是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xiāng)、廣西有色金屬之鄉(xiāng)、廣西煤炭之鄉(xiāng)、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縣、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仫佬族)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縣、廣西林下經濟項目示范縣和廣西依托城鎮(zhèn)化發(fā)展易地扶貧搬遷“無土安置”項目規(guī)劃縣。也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出生地和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入仕地。
【自然資源】2023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2858公頃,全年全縣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49.89公頃。全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867.33公頃,森林面積?189.54千公頃,森林覆蓋率?71.44??%。全年全縣總用水量?1.64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9億立方米,工業(yè)用水增長0.01億立方米,農業(yè)用水1.43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602.2 立方米。?全年平均氣溫為?19.5 ℃,年平均降水量為?1540.8毫米。
【建置沿革】羅城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屬潭中、定周兩縣地。三國、兩晉屬潭中縣地。南朝(533年)置黃水縣,為建縣之始。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增設臨牂縣;大業(yè)二年(606年)黃水、臨牂廢入義熙縣,屬義熙縣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安修縣,復置黃水縣、臨牂縣 ;貞觀四年(630年)增設天河縣。宋開寶五年(972年)置羅城縣,得今縣名。1949年11月23日、1950年2月23日羅城縣、天河縣先后解放。1952年7月撤天河縣并入羅城縣。
【區(qū)域劃分】羅城地處桂北九萬大山中心南麓,這里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巖溶地貌發(fā)育,自然生態(tài)完整,加上名震東南亞的歌仙劉三姐的第一故鄉(xiāng)在這里,給羅城這塊本來就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自然色彩。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旅游資源特點可概括為:濃郁的民族風情與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豐融為一體。按照國家旅游局資源開發(fā)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編制的《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條款進行調查統計和分類,羅城的旅游資源共有2個類16個亞類50多種。 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3]172號):撤銷羅城縣,設立羅城仫佬族自治縣,1984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以原羅城縣的行政區(qū)域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行政區(qū)域。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行政區(qū)劃一覽(7個鎮(zhèn)、4個鄉(xiāng)): 東門鎮(zhèn) 轄:橋頭、鳳凰、獅子山、白馬、五里香5個社區(qū);沖洞、大境、三家、燕塘、大福、勒俄、古耀、德音、平洛、章羅、永安、鳳梧、橫岸、中石、佑洞、東勇、弄達、龍山、榕木19個村委會。 龍岸鎮(zhèn) 轄:龍岸社區(qū);平石、北源、天寶、物華、大蒙、太和、高安、蓮花、龍鳳、龍平、山口、泗潘、珠江、榕山、三靈、八聯16個村委會。 黃金鎮(zhèn) 轄:黃金社區(qū);寺門、寶聚、寨碑、寨道、義和、北盛、友洞7個村委會。 小長安鎮(zhèn) 轄:長安社區(qū);歸安、雙合、龍騰、合北、羅東、守善、牛畢、下梧、民族、立新、雙蒙11個村委會。 四把鎮(zhèn) 轄:四把社區(qū)、里寧社區(qū);新印、大新、思平、思民、思愛、德能、石門、龍馬、雙寨、大山、地門、甘棠、集環(huán)、棉花、里勝、里樂、里江、馬安、長春、新安、大同21個村委會。 天河鎮(zhèn) 轄:天河社區(qū);古邦、白任、佳泉、進新、華張、吊水、屯相、維新、北華、金星、金城、北安、集城、上朝14個村委會。 懷群鎮(zhèn) 轄:懷群社區(qū);東安、泗岸、劍江、果敢、倫洞、加碗、蝦洞、自求、耕堯9個村委會。 寶壇鄉(xiāng) 轄:寶壇社區(qū);拉郎、四堡、莊洞、西華、寨岑、五地、平英7個村委會。 喬善鄉(xiāng) 轄:喬善社區(qū);喬本、古金、古城、大城、巖口、板團6個村委會。 納翁鄉(xiāng) 轄:納翁社區(qū);板陽、肯才、洞敏、社甫、民族5個村委會。 兼愛鄉(xiāng) 轄:大板社區(qū);鎮(zhèn)安、甘逢、旦興、兼愛、地龍、振新、慶安、大竹、頂新、洞杭10個村委會。
【綜合經濟】2023年,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84.1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31.55億元,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4.64億元,第三產業(yè)增加值37.94億元。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31213元。財政收入5.6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3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15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0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386元。住戶年末儲蓄存款余額112.8億元。。
【旅游資源】?羅城地處中國嶺南,桂西北九萬大山南麓,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其北近桂林,南靠柳州,交通十分便利。特殊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原生的自然環(huán)境、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形成了以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交相輝映的豐富旅游資源。
自然景觀:羅城境內崇山峻嶺密布,溝谷縱橫,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范圍內既有可與國內其他喀斯特地區(qū)媲美的巖溶峰林、峰叢地貌景觀,巖溶河谷地貌,又有塔狀、錐狀,形似方山的岱崮地貌,以及國內外少見的門拱形喀斯特天生橋,充分反映了地質遺跡形態(tài)的獨特性及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和旅游價值。西部劍江旅游帶素有“小桂林”的美稱。因山似劍排,水如湯沸而得名,以神奇秀麗聞名于世, 是羅城風光的精華與靈魂。境內山清水秀,群峰競秀,翠竹叢叢,有“劍水天門”之稱的天門山,形似五指的神劍山,還有一山兩景的孔雀開屏和秀才看榜,更有遮天古榕,古渡浮橋,點綴其間。渾然天成的“百里畫廊”,風光旖旎,是攀巖比賽、山地賽車、山地自行車騎行、野外定向徒步穿越、探險等戶外活動和特種旅游的理想勝地。東部武陽江旅游帶發(fā)源于九萬大山深處,沿天龍山山脈輕流而出,兩岸翠竹依依,十里清波如鏡,宛若一條美麗的巨龍,流入柳江。境內山峰形象逼真,河灣神秘莫測,四季草木青蔥,春秋奇花繁麗,夏日奇流飛瀑,林森巖奇,景致壯觀迷人。沿江而下,龍角山栩栩如生,女人河嫵媚迷人,神龍灣佛光浮現,情人山千年香吻醉在瑤池仙境,水上相思林紅豆艷目,情意纏綿,崖宜仫佬族村寨星羅棋布,田園美景古樸迷人,有如畫卷般別樣的風采。北部青明山莊園位于青明山林場林區(qū)內,是自治區(qū)級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還有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多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其垂直帶譜為主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和以伯樂樹、南方紅豆杉、合柱金蓮木等為主的珍稀瀕危植物。這里山高林密、峽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參天、飛泉瀑布,變幻莫測,自然景觀豐富優(yōu)美。
歷史人文景觀:羅城人文氣息濃郁、歷史文化悠久。這里是歌仙劉三姐的出生地和“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入仕之地。有為紀念“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而建的成龍湖公園,公園內的仫佬族博物館和于成龍廉政文化館集文物收藏、展覽、研究為一體,多側面展現了羅城仫佬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有當年鄧小平、張云逸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紅色足跡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四把佛子坳戰(zhàn)役遺址;還有建寺迄今八百余年仍彌久如新的開元古寺、古剎豐安寺、多吉寺、明清古建筑群、樂登橋及古人類文化遺址、舊城遺址和仫佬族文化濃郁的大勒洞古民居和石圍古村等。
民風民俗:羅城除仫佬族外,還居住著壯、漢、苗、瑤、侗等民族。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尤以仫佬族“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坐夜歌”、“打老庚”等最為獨特,每年的仫佬族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搶粽粑、仫佬竹球、紅豆情人節(jié)等節(jié)日和活動民族特色突出、豐富多彩。
咨詢電話:0778-8212573;傳真:0778-8211356 ;納稅咨詢電話0778-8282366
辦公地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zhèn)解放路45號 ; 郵編:546400
官方網址:點擊進入網上辦事大廳
工作時間:人工服務:工作日9:00-12:00,14:30-17:30
2355人圍觀過
10人圍觀過
9人圍觀過